活動訊息:

--- 106年 12/1 期成末果發表會 在台北 劍潭活動中心 ---

2015年4月2日 星期四

翻轉和創新 共創未來

        最近幾年在翻轉和創新教學概念興起,臺灣各地已經看到一股新興的教改風景,在教育部政策帶領下這次的改變和過去不同。已往教改是學者和家長要求改變。這一次則是老師從自己的教室啟動改革,許多老師看到學生坐在教室裡的困境,也感受自己教學熱情消失,重新思索著「老師」的任務和使命。

        在乘搭捷運時放眼望去,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多數在進行同一動作”滑手機”,這一群和網路一起成長的一代,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虛擬世界,被稱為「網路新移民」或「數位公民」,他們所面對的挑戰不亞於上一世紀的年輕人,二次戰後在臺灣的年輕人,在擠不進升學的窄門之後,多數投入勞動或職場,造就了臺灣經濟的蓬勃發展。臺灣薪資十五年來未成長,學生創造力薄弱,競爭力下滑乃不爭事實,教育是提升國力的關鍵,面對臺灣經濟的頹勢教師們必須正視 翻轉教學是在數位興起之後出現的一種「教學策略」,在建構學習的學理支持下,希望學生課餘利用線上虛擬學習,課堂上進行討論互動強化學習成效。數位科技被視為彌補學生學習不足的利器,在課業上教師的教學活動不外”知識分享”和”溝通互動”,資訊科技正是二者最好的工具,可惜的是某些教師們看到的是網路帶來的負面影響,而未積極營造創新的數位教學策略,讓科技輔佐教學的優勢盡失。

        學生的知識來源的管道分別是:老師、同儕、環境和自我學習,此其中來自老師的遠少於同儕,其次是環境,學生知識來源最多的應是自我學習,可見數位化的學習對學生有多重要,培養學生有自學能力,運用數位化工具進行知識管理,從知識的”擷取”→”儲存”→”應用”→”再生”→”創造”處處都需電腦系統,不僅教導學生,老師當身體力行進行數位化的知識管理。臺灣目前中小學教師約十八萬多,學生數約三百多萬人,二十多萬教師在苦無對策,不知如何下手之際,最簡單的實踐方式可嘗試利用雲端分享教學知訊,運用即時通訊提升師生教學溝通和互動,建立學習社群,並且將個人(包括文字、圖形、聲音、影像、動畫等多媒體教學)檔案存放雲端分享資源,建立屬於個人的數位教學環境,再將此一知識管理技能傳遞給學生,學生在未來自我學習方面必然受用無盡。老師應本諸教育的良知和教學熱忱,環視周遭的環境,盡自己所能,運用創新數位化技巧改善教學,共創未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